浙江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祥地和印刷业的主要集中地,也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地和木活字印刷最初使用并广泛传播的地区。中唐时期,曾任越州(今绍兴)知州的诗人元稹在为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作的序中,就有越州刊刻该诗集的记载。两宋时期,浙江杭州的雕版印刷为全国之冠,毕昇活字印刷术也在杭州发明。历史上仅次于王祯的马称德木活字印刷记载在浙江奉化知州任上,同时,绍兴府、庆元府、婺州、衢州都是刻书印书的集中地。明清两代,浙江的印刷业更加兴盛,各种印刷技术都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木活字印刷更多地用于民间宗谱的印刷。
浙江宗谱的印刷大都以木活字为主,据丁红《木活字印刷文化在浙江家谱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文的考证归纳,录入浙江省图书馆《浙江家谱总目提要》的12775种家谱中,木活字本有9303种之多,占72%。伴随着宗谱编印的需求,浙江许多地方都有专业的、职业化的,以地域和家族为群体的木活字宗谱编辑和印刷队伍。这批人每当秋收之后,挑着字担工具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到各地宗族祠堂里去修谱,数百年来,一代传给一代,延绵不断,及至社会急剧动荡的民国时期,这个行当在浙江各地还十分盛行。特别是金华地区,绍兴的嵊县、新昌,宁波的宁海,温州的瑞安、平阳、苍南等地,都有许多人从事木活字印刷宗谱的行当。
青田阜山保存的数百年来各年代的徐氏宗谱1949年以后,由于社会制度的变化,封建的宗族制度被彻底铲除,浙江大部分地区停止了纂修宗谱的活动,木活字印刷技术也在这几十年里逐步失传。唯独在浙南地区,由于过去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们更多地保留着传统观念,宗谱的纂修一直都在暗地里进行。因此,瑞安市以平阳坑镇的东源村为集中地,以王氏家族成员为骨干力量,一直以来继承并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为这些宗族印刷宗谱,当今仍有数十户家庭、百余人从事这项职业,形成了区域性的谱师群体,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集中、人数最多的传承地。
瑞安的谱师们默默耕耘着二尺木活字字盘,将古老的中华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瑞安东源村王氏家族的祖先居住在福建泉州的安溪,据家族的宗谱记载,其生活在元代初年的第十一代先祖王法懋隐居乡闾,以修谱为业,当时正是木活字印刷开始应用的年代,王家以此作为传家技术代代相传。明天启年间,该家族的一支后裔迁徙到浙江平阳。清乾隆元年(1736年),属于这支后裔的王应忠举家搬迁到瑞安的东源村居住,木活字印刷技术也从此在瑞安传承至今。从现存该家族成员为各地宗族梓辑的木活字宗谱实物和有关记载来看,清代到民国时期从业人员众多,梓辑宗谱分布地区很广泛,遍及浙东南和闽北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东源村王氏家族并没有放弃这项手艺,仍旧执著地用木活字为各地宗族印刷宗谱,甚至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没有停歇过。20世纪70年代,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时东源村一批年仅十几岁的青少年纷纷入行,学习木活字印刷和编辑宗谱的手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这项手艺渐渐地从“地下”走到“地上”,形成了农村“一村一品”的东源村木活字印刷产业经济特色。现在能掌握全套木活字印刷技术,被认定为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人的,基本上都是那时入行的青少年,共有十一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两人,浙江省级传承人一人。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完整地继承和应用王祯《农书》里描述的基本工艺,与《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记载如出一辙,是古代先人的精湛技术在现代的再现。
瑞安印刷的各种木活字宗谱谱牒内页精美考究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是依存于宗谱编印的需要而存在的,因此,这里有三个专用名词需作解释:
一是“修谱”。“修谱”是人们对从事这项工作的性质和行为的称谓,表示编辑、印刷或抄写宗谱的行为过程,人们经常说 “我们宗族要修谱了”,或说“请某某人来修谱”;也表示一种职业,人们会说“某某人是修谱先生”。
二是“梓辑”。古人有用梓木刻字的,故称刻字印刷为“刻梓”或“付梓”。“梓辑”是瑞安木活字印刷宗谱的人们对修谱全部程序的概括性称谓,“梓”表示印刷,“辑”包含了编撰的过程,某某人“梓辑”由此频繁出现在宗谱的扉页和序跋上,类似于书籍的编著者和印刷者的落款,凡使用木活字印刷的宗谱,都用“梓辑”的名称。
三是“谱师”。“谱师”是对以宗谱辑刻、印刷或抄写为职业的人们的称谓,上门修谱时,又往往尊称其为“先生”。
在本书中,凡相关的叙述,均统一采用“修谱”、“梓辑”、“谱师”三个词语来表示。
正是由于宗谱梓辑讲究传统的需要,木活字印刷技术能挺过现代高科技印刷技术的冲击,以其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和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需求,在浙江瑞安顽强地生存下来,保存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伟大文明,成为中国千年活字印刷文明史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