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印刷术始终伴随着文明进程留下了进步的轨迹,与指南针、造纸、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推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前,文字主要靠刻画、刻凿、冶铸等方式流传。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汉文字,被成段成篇地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用来作占卜的记录,形成了现今称为“甲骨文”的最古老的文字体系。在青铜器上刻字铸字也出现在商代晚期,当时主要用于礼器,作为权势的象征。后来,我们的祖先发现,用毛笔蘸上墨在竹片和木片上书写文字,要比刻字和铸字方便得多。把写满文字的竹片或木片按前后顺序,用绳子编串起来形成“册”,称为“竹简”或“木简”,迎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对于文字传播工具的需要。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在丝织品上写字的途径,原始书籍开始从笨重的体量向轻量化过渡。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植物纤维造纸,获得成功。造纸术的发明推广,使采用纸张书写的书籍广泛流行。
将石刻上的文字拓印在纸上是印刷术原始的雏形,图示为明拓本《皇甫君碑》(吴小淮北望亭藏)在解决了书籍的重量轻和携带方便等问题之后,书籍的批量复制传播又在古人的长期实践中得以进步。早在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就用陶印模在陶器上压出各种图纹,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印刷。到了战国时期,印章开始应用,甚至出现了刻有百多字的印符,把印章蘸上颜色,钤印在纸上,就成了雕版印刷的雏形。秦汉两代盛行刻石,人们为了复制方便,就在石碑上涂上墨,把纸覆盖在石刻上,用刷子刷印或捶敲的办法,拓出正面的黑底白字,揭下来就成了“拓本”。钤印和刷印的原始方法,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先期的技术条件。
印刷术的出现是以雕版印刷为标志的,从其雏形至工艺成熟有一个渐进的阶段。据瑞安黄绍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作跋的日本学者岛田翰《汉籍善本考》一书考证,雕版印刷应在六朝以前已经出现,当时由于雕版耗工费大,书籍需求量不大,所以并未盛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人们对书籍的需求量也就大大增加,雕版印刷工艺在唐初已经开始大体成熟,并广泛运用。根据明代史学家邵经邦《弘简录》记载,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曾作《女则》一书。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下令用雕版将其印刷行于世。
又,唐人冯贽《云仙散录》云:“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这就说明,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取经回国,广印普贤像,每年五驮牲口的载量都分发无余,可见雕版印刷在唐初贞观年间已经十分盛行。
唐代敦煌千佛洞雕版印刷《金刚经》书影雕版印刷是在平整的木板上反贴上已经写好字的薄纸,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笔雕刻成阳文,使需要印在纸上的部分凸出,然后在板上均匀地刷上墨,将纸覆盖在印版之上,再用干的刷子均匀地在纸背上反复刷拭,使凸出部分吃墨均匀,揭下纸张就成了一页页书籍的散页,最后装订成书。
雕版印刷无疑是印刷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解决了书籍批量复制的问题,而且雕版便于储藏和反复使用,成为中国自唐以降书籍印刷的主要方法,一直延续至今。但雕版印刷每页需制作一副专用的固定版块,每书需成百上千版,随着书籍品种的不断增多,有些书印数不大且不再版,其规模浩大的人力物力投放,印版的存放问题,开始困扰着印书家们,从而渐渐催生了一种方便、灵活的印刷工艺改良思想——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