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包装材料的塑料,其理论上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是:保护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工艺性指标等,具体技术指标包括如下方面。
1.阻透性
包装用塑料的阻透性主要包括:透光、透气、阻气、阻湿、透水等性能。
2.稳定性
稳定性是材料抵抗环境因素(温度、介质、光等)的影响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塑料材料的稳定性主要包括耐高温、耐低温、耐油、耐老化等基本性能。大多数塑料有较好的耐油性,耐老化性,下面简要介绍耐温性。
(1)耐高温性。即随温度的上升,包装材料的强度、刚性明显降低,同时也影响其阻气、阻湿、阻水等性能,塑料材料承受高温的性能用温度指标来表示,包括材料测试中常用马丁耐热试验、维卡软化点试验、热变形温度试验测定材料的耐热温度。用这些试验法测定的温度是在各种规定的载荷、施力方式、升温速度等条件下,材料达到规定变形量的温度,故各试验方法的耐热性指标之间无可比性,它只能作为在相同条件下各种塑料之间的耐热性能的比较。所测的数值并不表示该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耐热温度越高其耐热性能就越好。
(2)耐低温性。即塑料的良好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下降和变脆。塑料抗低温影响的耐低温性能用脆化温度T50(脆折点)来表示。脆化温度是指材料在低温下受某种形式外力作用时发生脆性破坏的温度,一般通过低温对折试验、低温冲击压缩试验、低温伸长试验等。相同条件下材料脆化温度的高低可用作耐低温性能的比较,但不代表最低使用温度。
3.机械力学性能
即在外力作用下塑料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的性能。
4.无毒性
有无毒害属于安全性指标,塑料由于其成分组成、材料制造、成形加工及与被包装物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原因,存在着残留有毒单体或催化剂、有毒添加剂及分解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的溶出和污染等不安全问题。目前大多采用模拟溶出试验来测定塑料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溶出量,并进行毒性试验,由此获得对材料无毒性的评价.确定保障人体安全的有毒物质极限溶出量,以及某些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限制条件。
5.抗生物侵入性
塑料包装材料无缺口、无空隙缺陷时,材料本身一般能抵抗环境微生物的侵入渗透,但抵抗昆虫、鼠类等的侵入较困难,因为抗生物侵入的能力与材料的强度有关,而塑料的强度比金属、玻璃低。为保证包装物在储存环境中免受生物侵入污染,应对材料进行虫害的侵害率试验,为包装的选材及确定包装质量要求和储存条件等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昆虫对包装材料的侵害率为:用一定厚度材料制成的容器,内装食品并密封后,至该包装材料在储存环境中,被昆虫侵入包装内,所经过的平均周数。入侵率是指:用一定厚度材料制成的容器,内装食品并密封后,至该包装材料在储存环境中,存放时每周内侵入包装的昆虫个数。包装材料侵害率数值越大或入侵率数值越小,则表示其抗生物侵入性能越好。
6.加工工艺性能
塑料包装材料可以用挤出、注射、吸塑等方法成形,其加工工艺性能包括:包装制品成形加1二工艺性、包装操作工艺性、印刷适应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