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述包装简史可知,包装的含义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而不断延伸的动态概念。包装的基本含义就是盛装货物的容器和对物品进行包装捆扎的操作过程。而今,用系统论观点来解释包装,只是把包装的构成要素、功能、目的、操作等基本因素联系起来定义包装的内涵。下面介绍几个较有影响的包装概念。
1.中国
在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将包装(Packaging;Pack-age)定义为:“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这是在国内被普遍接受和使用的概念,也是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概念。
2.美国
美国包装协会定义:“包装,是使用适当的材料、容器,而施于技术,使其能将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即在产品输送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不论遭到怎样的外来影响,皆能保护其内袋物,而不影响产品价值。
3.英国
英国规格协会定义:包装是为货物的运输和销售所做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上的准备工作。
4.日本
“包装指在物品的运输、保管交易或使用当中,为了保护其价值与原状,用适当的材料、容器等加以保护的技术和状态”。日本包装用语辞典定义中也使用了上述美国的定义。
5.加拿大
加拿大包装协会定义:包装是将产品由供应者送到顾客或消费者,从而保持产品处于完好状态的工具。
6.市场学
包装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包装的定义是:“包装是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包裹物的一系列活动,这种容器或包裹物被称为包装。”
在上述定义中,表述虽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对现代包装认识的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静态的“物”,即盛装商品的容器、用品和相关物品;二是动态的“行为”,即在对产品实施捆扎、盛装过程中的系列活动。所以,对包装的基本理解应是包装物与被包装物结合过程中的相应技术操作。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定义基本上是从狭义的角度讨论包装的含义,而从广泛意义上来讨论包装时,应当包括商品包装的安全、经济、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性,因此,包装应当定义为:在循环经济的整体要求下,为实现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目的所利用的一切包装材料和实施的技术方法的总称。也就是说,在运用包装两大基本要素时(即容器与技术方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基本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