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直从多角度、多方面介绍印刷品的印刷过程,那么当印刷品印刷完毕,它又如何面对读者的审视呢?印刷品的质量是如何检查的呢?
印刷品其实是一种视觉产品,所以在对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的时候,第一点就是印刷品的美学效果,其中包括颜色、图案、字体的设计,还包括版面编排、图文格式的安排,甚至还有对纸张和油墨的选择。对前面的要求还好理解,为什么与油墨和纸张还有关系呢?
印刷品美学效果的控制除了设计时的字体选择、色彩设计、美术图案外,还要符合排版、色彩组合、图像合成等方面的规律,同时还会受到承印材料、油墨和印刷工艺等方面的制约。
在凭借眼睛观察过印刷品,判断了印刷品的美学效果之后,第二点便是从印刷品的技术因素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检查。技术因素是指印刷生产工序中对印刷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印刷品质量的技术特性包括图像清晰度、色彩与阶调再现程度、光泽度和质感等各个方面。
印刷品阶调再现程度,是指印刷品明暗变化与原稿明暗变化之间的相似程度。印刷品阶调体现着印刷品的明暗变化和图像的层次丰富程度,其中实地密度就是一项重要指标。实地密度,是指印张上网点面积率为100%时的密度,可以通过密度计来测量。
色彩再现性是指原稿经过复制后的色彩还原程度,可以用色密度、色相误差、灰度、叠印率、相对反差来表示。色密度即颜色密度,用色密度计可测出各颜色的密度。色相误差是指印刷品颜色与理想三原色油墨比较的偏色情况。灰度是反映三原色油墨色彩纯度的参数。叠印率是指油墨的受墨能力,即印张上前一色油墨所能接受的后一色油墨的多少。相对反差是控制图像阶调、衡量实地密度是否印足墨量以及判断网点扩大程度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而得到。
最后,在检查印刷品质量时,要考虑一致性因素。在印刷过程中,随着印刷数量的增加和印刷时间的相应延长,在各种可变因素的作用下,各印张之间必然出现相对的变化。所谓一致性,就是印刷品前后之间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包括视觉的分辨、密度的变化、色差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