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用过了哪几种多色印刷工艺呢?由于多色印刷工艺非常出色地装点了人类的生活,而且还会继续受到大众的欢迎,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的多色印刷工艺来一番盘点分析。
中国最早的多色印刷工艺是明朝万历年间发明的雕刻套版印刷术,即饾版印刷,是根据原稿需要雕刻几块、十几乃至几十块色版,使用传统国画颜料和宣纸,以手工印刷的方法来印制彩色印刷品,迄今为止,它仍是复制中国画的最好的印刷方式。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特色技术,目前国内仍有少数的印刷企业和机构在使用木刻水印法印制中国画和年画。20世纪初期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平版石印术也需绘制十几块印版。这些方法由于是手工操作,费工费时,不适合大规模印刷生产。
20世纪50年代前后,由于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很难用三色或四色印刷工艺完美表现彩色原稿的色彩和阶调。当时人们采用的是照相制版术,由于感光材料的性能不够好,亮调处无法复制出细小的网点,再加上油墨质量较差,用三色版或四色版复制时无法得到许多明亮的淡色,如淡蓝的天空色和淡红的人物肤色,这样便提出了用黄、品红、青、黑加上浅红、浅蓝(又名小红、小蓝)的六色印刷工艺。在明亮的淡色区以小红、小蓝色版为主,使整个画面明快自然,扩大了可复制的颜色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印刷质量。由于六色复制工艺容易出现龟纹(一种不美观的印刷网纹),另外耗工费料,生产周期长,因此随着20世纪70年代电子分色机的引进和感光材料以及印版性能的改进,网点质量得到了提高,用黄、品红、青、黑四色版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印刷效果,于是六色印刷工艺便逐渐被淘汰出局。
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调频加网技术的出现,使得采用多色印刷获得高质量印刷品成为可能。美国率先推出了高保真彩色印刷技术,即采用多色印刷(色数不定、超过四色)方法,例如青、品红、黄、黑、红、绿、蓝七色印刷,使用高质量油墨,进一步扩大了色彩再现的范围,使以往传统工艺难以复制的金属色和珠光色等均可实现。调频加网的使用不仅彻底消除了龟纹对画面的不良影响,而且增加了印刷品的反差、层次和清晰度。高保真印刷使原稿上每个像素都能得到准确再现,与传统的多色印刷已有着根本的不同。高保真印刷技术中的多色没有很固定的组合,通常视原稿色调情况在黄、品红、青、黑四色基础上增加需要的颜色,如可加红、绿、蓝、橙、紫等其中的一两种色。此种技术在印前以及印刷过程中对设备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成本会增加,一般只用于特殊需要的高品质彩色复制,目前没有大规模使用,大多数彩色复制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由四色印刷工艺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