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雕版印刷术已经广泛使用,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每印一种书就要重刻一次印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雕版过程中,刻错字在所难免,时常因刻错一字而废掉一块木板。有没有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制作印版的技术呢?
唐代后期,出现了用单个佛像印连续重复印制的千佛像手卷。英国博物馆藏有一幅这样的手卷,全长5.18米,上面印着468个佛像。对刻错的字,聪明的工匠补救的办法是用凿子挖掉错字,再用同样大的木块刻好字补上。毕升发明的活字版,既继承了雕版印刷的某些传统,又创造了新的印刷技术:改用活字版印刷,只需雕刻一副活字,便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活字版的第一代产品是用胶泥刻烧成的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又一伟大的里程碑。
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版及其工艺概况。庆历年间(1041~1048年),熟悉雕版技术的印书铺工匠毕升,用胶泥制作活字,经火烧后使其坚固,按韵排列存放。活字呈片状,排版前先在铁板(后人多用铜板)上铺以松脂、蜡与纸灰的混合材料,排好一版活字后,将铁板加热,再用一平板压字面,以便将全部活字粘于铁板上,并保证字面平整,以利于印刷。印完后,再将活字拆开退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为了提高效率,可用两块铁板交替使用。毕升发明的活字版,已具备了完整的工艺技术。后来毕升研制的这些泥活字被沈括的侄子所收藏。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在潭州用“胶泥铜版”印其自著《玉堂杂记》。12世纪中期,西夏开始使用泥活字,流传至今的西夏泥活字版及木活字版印本有《德行集》、《大乘百法明镜集》等多种版本。
元朝大德元年(1297~1307年),时任旌德县尹的农学家王祯亲自设计并雇工刻制木活字3万多个,并设计制成转轮排字架,使活字排版更为简便、迅捷。他使用此法排印了《旌德县志》和他的巨著《农书》,并将木活字版工艺详细写成《造活字印书法》一文,附于该书之末,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全面论述木活字版工艺的著作。《农书》中还记载了13世纪后期已有人使用锡活字,这是关于金属活字的最早记载。王祯设计的转轮排字盘、活字按韵排列法及木活字制造法等,对木活字排版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代活字印书盛极一时,金属活字印本比木活字更加普遍,尤以无锡一带铜活字、锡活字使用较多,以无锡华燧的会通馆排印书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华燧是一位精通校对的印书家,自弘治三年(1490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16年间共刊印15种之多,其中包含有大家熟知的《容斋随笔》42卷。明代著名的活字版文集《太平御览》是一部千卷的鸿篇巨著,足以说明了当时活字印刷技术已相当成熟。
清代的活字版印刷最发达,尤为突出的是政府采用铜活字和木活字大量印书,印行规模超过历代。康熙至雍正年间,武英殿刻制宋体铜活字大小各一副,约25万枚,排印了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始,历时3年,共刻制枣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25万多个,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用木活字排印《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这是历史上第一本政府出版的印刷技术专著,也是第一次由政府颁布活字的规格标准。清代民间活字版印刷十分活跃,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都有使用。
自1241~1844年的600年间,我国的活字印刷术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大量有据可查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