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版印刷术是在单色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色印刷方法,也是中国对世界印刷史的一项重大贡献。
普通雕版印刷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或黑,或朱,或蓝,称为单色印刷。套版印刷则是在同一张纸上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具体做法是先将需要不同色的部分分别刻成着色部分不同的印版,逐次套准后刷上不同颜色印到同一张纸上,这种技术也称为“整版套印”。因为印版形似民间一种名曰饾饤的五色小饼,故名“饾版”。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籍称为“套印本”。在套版印刷发明的初期,主要用红、黑两种颜色印刷,以这种方法印出的书籍称为“朱墨套印本”,或叫“双印”。后来发展到用三色、四色、多色来套印,根据用色数的多少,印出的书被称为“三色套印本”、“四色套印本”等。
套印书籍的出现源于古代的写本书时期。1世纪时,古人用手工抄写,为方便阅读和页面美观,采用了红、黑两色或多种颜色来抄书、写书。东汉时期贾逵撰写《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列》,说明他已采用红黑两色来分别书写正文和批注。6世纪时,有人将《神农本草》与陶弘景《本草集注》抄写在一起,用红色抄原文,黑色写注解。
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一版一色,难以区分不同的内容。而图书的著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注释之外,批点、批语、批抹、评注等形式开始兴盛起来。最初,是在印刷本上用阴阳文对此加以区别。宋代刻的《本草神农》与《本草》的合印本,以神农原文用阴文白字,名医别录用阳文墨字。也有人尝试用大字单行印经文,小字双行印注解,或用墨围、括号另起行等,但终究不如以不同颜色来区分效果更好。
套版印刷发明于14世纪的元朝。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刻印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朱墨两色套印本,现收藏于台湾。其经文为红色,注解为黑色,卷首刻有灵芝图也是两色相间的。
由于套版印刷技术比较复杂,比单色雕印费工费时,成本也高,元朝时并未推广开来。直至明代后期,经济文化繁荣,雕版印刷技术更加纯熟,多色批点古书的风气盛行,套版印刷开始登堂入室。当时有著名文人对套版印刷的意义给予极高的评价,将其与冯道推行雕印儒经、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相提并论。现存明代最早的套版印刷书籍是1602~1607年万历年间刻印的《闺苑十集》,自秦至明朝的《列女传记》,每人一传一图,以墨版印原文,以朱色印批注。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反映市井生活的戏曲小说风行,书中多附木刻插图,还涌现出一批以图为主的绘画教学范本和供人欣赏的版画集,如《集雅斋画谱》、《雪湖梅谱》等,其中尤以徽州的刻工技艺最为出色。绘画、雕版和印刷技术的融合,逐渐完善了彩色套版印刷,使雕版印刷术发展到巅峰。现存最早的饾版印本是明天启六年(1626年)颜继祖在金陵印制的《萝轩变古笺谱》上、下两册。
套版印刷术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彩色印刷领域,目前占领印刷业份额最多的平版胶印使用的四色印刷工艺,便是继承并改革了套版印刷术的产物。
木版水印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印刷方式——雕版印刷,人称印刷业的“活化石”。它的制版和印刷完全是凭借简单的工具和手工来进行,用雕刻的木版和我国传统国画绘画用的颜料和宣纸,以手工印刷的方法完成。
木版水印能逼真地复制出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彩墨画、工笔重彩画所特有的风格,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这是现代其他印刷方法难以企及的。但木版水印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现代只用于复制少量名家名作或制作特色年画。
木版水印的生产主要分三道工序:勾描→刻版→印刷,从业人员要熟知绘画技法,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复制出国画原稿特有的风格韵味。
(1)勾描
勾描是木版水印的基础。为如实再现原作风貌,先用透明又不透水的胶纸蒙在原作上,把画面上的点、线、色块以及题字、印章如实勾描下来,再用半透明的薄纸蒙在勾成稿子的胶纸上,对照原作根据不同的色调色相,分别描成一张张单色画稿,原作上有多少颜色层次,就描成多少张稿子,每张稿子刻成一块木版。
(2)刻版
雕刻选用表面刨得平整光滑的梨木板,将勾描好的稿子分别粘贴在木板上,待干后用刻刀在木板上进行精雕细刻,分别刻成单色印版。一幅画根据其繁简和用色层次的多少,分为几块、十几块甚至上千块版。1979年,荣宝斋在复制五代大画家顾闳中的国宝级名作《韩熙载夜宴图》时,曾刻版1667块套色印刷。
(3)印刷
将选好的纸张或画绢固定在印案的一端,再把雕刻完成的木版,用松香和蜂腊配制的粘合剂固定在印案适于印刷的位置,再在木版上刷色转印到承印材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