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企业的积极进入,国内会展业正迅速发展着。目前的发展现状,既有令人欣喜的优点,亦有亟待走出的误区,可谓喜忧参半。继续保持这些优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会展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前提。
1 会展业发展潜力巨大
1)发展速度快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加入WTO及特奥会的举办,不仅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使会展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展览活动空前活跃,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会展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会展个数的增加和场馆建设的热潮。目前,我国每年展览活动有3000个左右。2009年,较有规模的展览场馆达230个,专业展览场馆面积约500多万平方米。
2)办展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会展业在展览活动和场馆的数量上快速发展,在办展水平和办展质量上也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培育了一些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展览会。2009上海国际汽车展共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参展商,展出规模超过17万平方米,创下历届之最。主办方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注重提高车展的品质,凸显展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程度,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将“汽车大展”打造为“汽车强展”,成为国际A级车展的新的办展理念。此届上海车展吸引了全球各大汽车公司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成为跨国汽车巨头竞争中国市场的重要舞台。此外,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北京“科博会”等展会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3)经济效益显著
会展业促进了经济贸易合作,减少了交易成本,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国展览收入增幅明显,从2001年到2002年,全国展览收入的增长率达到了20.67%。2003年,我国展览业直接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2004年,全国展览收入更是突破了100亿元大关。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更多企业加入。
2 行业发展存在误区
1)无序性和盲目性
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与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成熟。就目前而言,主要表现为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各地均把发展会展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法宝”。有些地方政府,不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不考虑实际的需要,一味求大,盲目兴建大型的会展场馆。其结果是,展馆建成后空置率很高,收不抵支,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展市场很不完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各地、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存在低水平上的无序竞争,小规模、低层次、重复办展屡见不鲜。缺乏行业规范和制度约束,行业自律机制和协调功能不完善。
2)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中,国有部门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政府对会展活动的具体运作干预太多,许多大型会议或展览都由政府主办。然而在制定规则和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督等重要问题上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长期实行市场准入的政策,使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开放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在会展业中的发展,也限制了外资的进入,不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格局,使会展市场难以走向成熟。真正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优良机制尚待时日。
3)品牌化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会展业处于起步阶段,受到策划能力、招展能力、组展能力等的限制,组展公司多追求综合化,强调小而全,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结果反而造成展览会专业性不强、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偏小、吸引力不强。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的会展品牌,在国际会展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些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活动,如广交会、住交会、汽车展等,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性会展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误区都会阻碍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走出这些误区,配合已有的优势,方能使会展业获得长足的进步,从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作用。
而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对城市整体会展业发展动力系统的建设,从而不能明确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定位,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所以,我们认为研究城市会展业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从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出发,致力于创造一个城市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本文网址:https://www.ltbzc.com/article/1712121409021347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