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新的行业——会展业在中国悄然兴起,并正在形成纷繁热闹之势,广为社会所关注。但如果沿历史往上追溯,再把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就会发现,会展业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展览会和办展机构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所谓展览,是一种旨在促进营销的活动,其形式可以是展示会、交易会、展览会或商业市场,其主要目的在于宣传竞争和互补的卖方的有关信息并展示其产品和服务。卖主租用了聚集在某幢建筑物中或有限场地上划界分配的区域或摊位进行展示,观众包括经选择的部分顾客、可能的买主、决策影响者和中间商。
在功能上,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场所,它发挥的是一种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西方大多数企业把每年的参展费用开支作为对外联系交际费列在Communication项目下,在营销方式上则把它与直接销售和电子商务相并列,三者属同一范畴的概念。
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信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之一。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会议展览举办地。在一些办展历史悠久、展览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德国,会展业已成为服务业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会展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通过量化的数字比例关系来体现,在国际上,这种比例关系通常为1∶51∶10。
展览会、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等在国内习惯统称为展览会,英文中常用Exhibition、Fair、Show、Display等单词。展览最早起源于封建社会的宗教庙会和集市,这是西方学者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许多专家认为,展览和贸易同样古老和悠久,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以物易物的初级交换时期,庙会和集市就已具备了“摆”、“看”、“交流”等展览会的基本特征,这被视作是展览会的原始形式。依附于宗教迷信的古代庙会,一开始只是一种祭祀仪式,或者是传经布道、供神求愿的寺庙活动。这些活动一般要在寺院、庙宇的殿堂及大院内或门外空地上举行。形式神秘固定、庄严肃穆,多数由祭司主持,只让部分僧侣和信徒参加。内容除了焚香、燃灯、供奉、跪拜、祈祷、诵经之外,有时还伴有歌舞和威严的锣鼓及唢呐之声,响彻云霄,声震四周。故此引来了好奇者及围观者的观看与议论,进而一传十、十传百,逐步召来了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光顾。一时间,附近村庄的村民、民间艺人成帮结伙前来助兴表演,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农夫、牧民携带农副产品,赶着牲畜借机交换,互通有无;作坊老板、手工业者、小商小贩争抢地盘,划地叫卖,出售商品和手艺;江湖游医、郎中、方士、算命先生也不甘落后,纷纷赶来,招摇过市,奔波谋生;还有乞丐、小偷、扒手也闻风而动,穿梭于人群之中,浑水摸鱼,以求一逞。久而久之,原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结果演变成为一种场面纷繁、人员复杂、三教九流混迹、商贸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乡镇大庙会。这种古代宗教庙会就是展览会的雏形。
庙会有着浓厚的农业社会特点。古朴、简陋、粗犷、松散,没有组织机构去要求,没有范围、规模来约束,一切顺其自然,自然生产、自然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生产力不断地发展,农副产品逐渐丰富起来,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剩余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农民、手工业者、作坊老板就把宗教庙会当成了推销产品的重要渠道和市场,使得庙会上的贸易交流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后来者居上,喧宾夺主,竟成了庙会的主流,而开始在寺院中举行的祭祀仪式反倒成了陪衬。这时期的庙会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农副产品、用品的交流大集市。不过,庙会的名称仍然保留着,时间和地点逐渐固定下来。
从原始庙会上的借机产品交换,发展到定时间、定地点、有目的的集市贸易交流,是展览会形式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集市,学术界称其为展览会的初级阶段。
目前,会展业在世界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欧洲会展业整体实力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是世界头号会展强国;北美(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亚洲会展业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比拉美和非洲强,其中新加坡曾被UIA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凭借其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或凭借其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及较为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分别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和地区;大洋洲会展业发展水平与亚洲相当,但规模小于亚洲,主要代表是澳大利亚;拉美国家会展业发展较好的依次是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其他国家的会展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很小;非洲大陆与拉美类似,北部非洲以埃及为代表,南部非洲以南非发展最好。
纵观历史,一国会展业实力与发展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其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发达国家凭借各个方面的优势在会展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向世界各地扩张。
总结起来,会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带动力强
会展业与旅游业相似,是一个“引爆行业”,既能为策划、主办和参加会展的各方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收到多方面的社会效益。会展业可以带动诸如建筑、交通、运输、通信、广告、旅游、宾馆、餐饮、房产和城市建设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并能孕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门类。
二、综合效益高
会展无污染、高效益。
一是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第二产业的有形生产相比,会展业的主要要素是展馆、参展商和参观者,不会构成明显的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由于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会展业不仅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这个产业的发展绝不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而在很多方面恰恰是以加强环境保护,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为目的的。
二是效益高。这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据有关对展览会主办方的调查,办展利润高于一般贸易的利润,国际展览业的利润率在20%以上;同时,大型展览会一般都能给参展商带来大量的订单和潜在的商业机会,展览、展示也是维持客户良好关系的有效手段。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其适合在经济发达、金融贸易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一是推动市政建设;二是提供就业机会;三是提高城市知名度。事实上,会展城市也应作为一个产品来经营和推广,会展营销的主体可以包括政府、会展企业、参展商和与会者甚至还有媒体。显而易见,如果一座城市成为会展知名城市,这个城市在公众中的形象必然是高大的,城市的知名度也因此有所提高;此外,在创造和开辟新的服务行业、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会展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四、发展潜力大
一是会展具有朝阳产业的特征。会展本身是为其他有形和无形的产业部门提供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其可以顺应产业发展的方向,甚至可以引领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会展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网址:https://www.ltbzc.com/article/17121214090013274668.html